传统经络学说的延伸 承岐堂香灸寻诊
日期:2017-07-04 浏览量:1319
人有五脏六腑,五脏六腑又各有五行之气,人体作为开放系统,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着气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。连接人体五脏六腑之气与自然界之气的通道是经络系统。正如山有大口子,也有小口子一样,一座山,进山的小口子就能横贯秦岭南北,但由于是羊肠小道,较大较笨重的东西就无法运到山另一边去。人体内外是由遍布全身的大小经络线纵横交错贯穿联结,人体的口、眼、鼻、耳、舌等也是与外界进行能量信息交换的“穴位”,有些点主要适合这一类物质出入交换,有些点则适合其他物质出入交换,只是交换的物质不同而已。
承岐堂香灸是在传统经络学说及艾灸疗法基础上发展的一个新疗法。在人体病理情况下,有些经络线被完全封闭,经络区的道路不通,这就需要重新寻找道路,在香灸临床中,称找路为寻诊。按照传统经络知识,选穴组方是寻诊的一个重要方法。
人在生病时,需要较快地找到作为治疗切入口的经穴。根据承岐堂以往的寻诊经验,一个较完整的香灸寻诊方,大致包括以下部分:
1、先经后穴,先选任督二脉,顺次再选与病位有关的其它经脉,基本经络线定下后,再确定具体穴位。
2、穴位顺序
a、任督二脉病处的俞穴及主病穴。
b、经脉交会处穴位,八脉交会穴。
c、十二正经处,膝肘关节,尤其腕踝关节向远端以下穴位(五输穴)。
d、前人经验与自己寻诊经验中发现的有效经验奇穴,如同口服药的偏方。
e、近病位处与病性病势有关的前后左右诸穴
以上为承岐堂香灸寻诊时的大致思路,一般来讲,可使寻诊过程时间缩短,少走弯路。香灸寻诊的目的,在于找到治疗的切入口,即施药点。寻诊处方只是找到此切入口的一个重要途经,或者说是正式治疗前的一个必要准备。
由于临床病情千变万化,在实际操作时具体判断何经何穴关闭程度,何穴较易打通,以及在何穴施灸,能迅速扭转病机,事先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框,实际情况多多少少与寻诊处方发生偏移,个别病种甚至大相径庭。承岐堂表示,这就要求娴熟地掌握施药点基本特征及其诊断要点,并在实践中苦练基本功,不断总结操作经验。